18年大学毕业,毕业之后在一家电商公司做客服工作,之前没有接触电商的时候,对这种代理分销还是很**的,接触之后觉得这个模式不错,是一个机会,然后就和朋友商量,决定先试用有惠。
如果自己开发,在毫无经验一无所有的情况下,将会浪费大量时间成本,而这个项目的红利期不知道是多久。
后面的事实证明,我们的路线是合适的。
一,如何获取粉丝?
回头看,种子粉丝,尤其质量种子粉丝,决定了该项目的成败。当然我们事先是不知道的,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但是我们的条件,决定了后路。
下面说说我们的原始种子粉丝几个来源。
(1)淘宝客户转化。
由于,我之前没做过也没有粉丝,只有在学校的一些同学信息,然后我就一个个的电话联系让他们试用+送**。微信好友转化+短信精细轰炸+双11双12的机遇,转化来一两百多个精细种子粉丝。
(2)亲朋好友转化。
我是在一个国企上班,公司有近两千号人,而且待遇都还不错,员工购买力很强,而且裙带关系复杂。
我所在班组就有几十号人,我不厌其烦把班组员工都发展成粉丝甚至代理,很快他们再传播给其他班组和其他部门,很快我们公司有两百多号人关注了我们,而且都是购买力很强的粉丝。
三个合伙人,三个家庭,六个人六个大家庭,六个大关系,我们真的是发动所有人帮我们关注,推广。很快就又拥有了两三千粉丝。
(3)地推+软文推广。
地推我们主要是到商业广场***地推,自己推,没有外包给别人,自己推效果会好,就是辛苦加害羞。
但相比于没钱,这点面子又算的了什么呢。
阿里巴巴买地推礼物,做好海报,说干就干,干了两天也关注了几百人。但后面发现,地推的这些人,转化的不高。但是成本也不低。就是相对于我们的付出来说,不成比例。后期我们粉丝增长了,就没再地推了。
关注了粉丝的客户,我们一般会让他们加我们的客服号,客服号发朋友圈可以刺激他们,也可以随时解决他们的困惑。
我们的目标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加客服号的粉丝。
另外,我们还推出首单奖励,首单查询高佣返现等手段来实现留存和变现,这些原来系统没有的,都是靠后期技术手段改良的。
二,关于裂变。
有了几千个种子粉丝以后,有惠自带的代理裂变功能就够了。但是还要经常发消息搞活动实现裂变。相当简单的就是砸钱。
推广一个好友给一个随机奖励之类,慢慢的粉丝就增长上去了。
但是,粉丝增长也有一定的瓶颈,粉丝上去了,转化没上去,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。
接下来一年,我们的目标是想办法粉丝继续增长,另外想办法提高转化率。来避风港大牛群,多接触一些大牛,多学习交流,互相进步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